专业介绍
武汉轻工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坚持“医德与医术相长,人文与科学并重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实行“3+1”院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,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质办学资源,借国家“大健康”康复事业发展之契机,培养具有康复治疗临床实践能力、人际沟通能力、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,能够从事现代康复治疗、教学、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专业技术人才。
历史沿革
2005 武汉轻工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。
2019 康复治疗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专业特色
康复治疗学专业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康复系是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单位。67%的专业教师具有国(境)外学习交流背景,具有很强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教育理念。
本专业实行“3+1”院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,凸显“临床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,人文素质培养4年不断线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年不断线”的人才培养特色,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。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武汉马拉松等各级赛事志愿活动,在“全国大学生康复技能比赛”及全国大学生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大赛中多次荣获团体二等奖、三等奖;多次获“湖北省大学生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”银奖、铜奖;湖北省大学生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。热心公益,志愿服务武汉国际马拉松赛事、社区机构,参加“三下乡”暑期实践公益活动等,回报社会。
主干课程
人体解剖学、功能解剖学、人体生理学、人体运动学、临床疾病概要、物理因子治疗学、运动疗法学、作业治疗学、言语治疗学、康复评定学、传统康复方法学、肌肉骨骼康复学、神经康复学等。
教学资源
为促进学科发展、提高资源利用率,结合医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康复人才的目标,于1999年整合原有临床各科实验室,创建临床技能训练中心,占地1252平方米。
本中心设有中心监控室1间、康复治疗学实践操作室2间、护理学基础操作室2间、形体训练室1间、模拟手术室1间。另外还设有模拟病区,按医院病区的设置建立,有护士站、治疗室、检查室、模拟重症监护室及模拟病房2间。模拟病区能提供模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。本中心还配备有较高档次的教学多媒体三套。
毕业去向
目前毕业的学生遍布武汉市、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大三级医院,是湖北省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,大部分学生现已成长为各大医院的业务骨干。
合作交流
与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校、医院、企业、养老机构及社区服务站进行深度合作,聘用教师及从业人员为兼职教师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;与同济医院、协和医院、儿童医院、长江航远总医院、武汉市第一医院、中心医院、省康复医院、母婴友好集团、泰康同济等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余个。
优秀学子
江俊杰
2010届毕业生,现就职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,“健康吉林12320”健康咨询专家,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,吉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委员会委员,2019年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“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”。在吉林省爆发新冠疫情期间,深入一线开展抗疫工作,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,通过吉林省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、吉视公共新闻频道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传播康复知识。
王权
2010届毕业生,现就职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,担任康复治疗部作业治疗科部门负责人,治疗师长。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青年学组委员,手功能康复专委会青年委员。2014年赴四川省甘孜州进行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工作,为地震伤员切实提供医疗救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