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轻工大常青东校区有这样一位青年博士,她低调务实、沉稳踏实、默默耕耘,用自己的品德、知识、智慧点亮了学生的心灵之灯,以高尚的师德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,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赞誉。她的故事,就像一首温暖的乐章,奏响在学生的心田,传颂在教师的口中,激励着更多教职工以她为榜样,用爱与责任,为学生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,共同书写立德树人的动人篇章。她就是医学院青年教师程雅红。
程雅红,女,中共党员,是医学院近年来引进的优秀青年博士。入校以来,她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、科研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,躬耕不辍、跬步不休,取得了不俗的业绩,是医学院全体师生一致公认的青年教师代表。她先后以主持人身份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202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,发表SCI论文20余篇,主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,累计科研进账超100万元,指导多名本科生成功发表SCI论文。
用心培根铸魂,做悉心的“引路者”
程雅红老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,将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”作为核心目标。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方法,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,荣获武汉轻工大学新进教师试讲考核二等奖、课程教学质量二等奖、医学与健康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。这些荣誉背后,是她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。
“教育的本质不是灌满篮子,而是点亮火焰。”程老师自站上讲台起,便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实践。她深知,大学专业课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知识,更需点燃学生对专业的热爱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。在课程建设方面,她主持校立“医学生物化学”课程思政项目,系统梳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录制系列课程思政微课上传至泛雅平台,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。此外,她还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的改革,将科研前沿转化为教学资源。通过设计DPPH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筛选实验,引导学生从化合物筛选到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验证,搭建起“基础实验-科研训练”的递进式培养路径。这种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,她指导的2支药学专业队伍和1支护理专业队伍(共计15名学生)正在参与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。
程老师始终认为,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是支持学生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、越走越宽的坚实力量,而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则是突破教学瓶颈的关键。她创新性地创办“科研熏陶营”,目前已培养学员30余名。该熏陶营不仅设有系统化的科研训练理论课程,而且涉及线下“动物平台”、“细胞平台”、“病理平台”、“分子平台”等科研实操教学与训练,还设立“科研熏陶营”公众号,发布原创文章近10篇,同时打造“专家来了”系列专题活动,目前已成功邀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、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等合作专家来课题组内开展学术交流。在研究生培养方面,她倾注大量心血,目前指导5名研究生(含1名留学生)和1名进修科研助理,2025年拟再招收2名研究生,逐步形成特色培养体系。
用情助力成才,做热心的“托举者”
程老师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深耕十余年,取得系列创新成果,为团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她始终坚持“科研服务社会”理念,积极推进成果转化。研发的改善生殖功能饮品已完成处方优化,针对癫痫患者的改良生酮饮食奶粉项目也进入关键研发阶段,这些产品将惠及特定人群。在脑科学前沿领域,她积极参与脑卒中患者植入型脑机接口临床观察项目,目前项目处于神经电信号解码阶段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,她将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显著:指导本科生完成3项创新创业项目,帮助多名本科生在SCI期刊发表论文。这种“研教相长”的培养模式,使学生在实战中掌握科研思维,为学生后续进行科研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“以前,我总觉得SCI论文遥不可及,而现在,在程老师的引领下竟然触手可及,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努力,一切皆有可能。再次向程老师表示感谢。”她指导的一名学生深情地说道。
用爱点滴守护,做知心的“陪伴者”
教育的本质是用爱陪伴学生成长。程雅红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,在生活中也积极融入学生,关心关爱学生。自入校以来,她主动担任2022级护理1班和2班以及2024级药学3班班主任,秉承“围绕学生、服务学生、关照学生”的工作理念,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、知心朋友。
她想学生之所想,急学生之所急,一直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,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是她时时刻刻放心不下的大事,只要学生有需求,她会第一时间积极回应,只要学生有困难,她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。她经常在学生班会上对学生说,“我争取做大家心中‘夜空中最亮的星’,当大家不需要我的时候,我就在那里,而当大家需要我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我”。她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在她的悉心引导下,所带班级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,更在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。当得知自己指导的本科生成功发表SCI论文后,她高兴地说:“每当看到学生们不断进步、收获成果,自己由衷地为他们高兴,为他们骄傲,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幸福。”另外,她多次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座谈会,就学科竞赛、专业教学等与学生利益攸关的事项积极建言献策。
“教师的价值在于点亮学生心中的灯,让他们在求知的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”。在教学的道路上,她言传身教、教导有方;在科研的征途上,她奋楫笃行、臻于至善。师泽如光,虽微致远;师泽若水,润物无声。从教以来,她以行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,将知识与希望的火种播撒在青年学子的心田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,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,而在于每一份用心的付出、每一次真心的引领。